痛苦将会帮助

利己主义灵魂、亚当、感知

laitman_2009-06_berlin_4777_w问题:如果这一代利己主义得到如此程度的滋长,以至于要进行更容易的改正就需要将共同的灵魂分裂成七十亿个碎片。那么战争怎么能让大部分人类毁灭呢?一个生存着的人毕竟无法处理好几个灵魂的利己主义,不是吗?
答案:痛苦将会帮助少数的灵魂作出巨大的努力!

有关共同的灵魂
怎样才能粘合70亿个破碎容器的碎片?


暂无评论

走出自己的利己心

利己主义

laitman_2009-07_0181问题:什么是共同的利己主义? 怎样才能关心七十亿人?我应该向他们做出什么?而且应该同时感到什么?
答案:没有比“同一个家庭”更明确的例子了。人类是一个家庭,但却不是现代的,现代的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放弃他人;人类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家庭中的成员都是彼此关联的。你必须去为家人的健康、成功而操心,为他们的吃、喝、住而操心。
在这个家庭中,所有人都应该有好的感觉,毕竟所有人都平等。假如其中一个成员遭受了不幸,其他的成员也会感觉到。我们得像这样去关心所有的七十亿人。
说实话,这很简单。只要走出自私自利的愿望,那时,在对待七十亿人、一个人、创造者或是几个朋友上,都没有任何的区别。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抛弃自己的利己主义。而想要实现这一点,需要看到我们之间都是相互连结的。卡巴拉则能帮助我们“打开双眼”。

全世界是我的家
在家庭中每一个人相互依赖

暂无评论

爱的时候没有接受者

人类、社会利他主义利己主义

laitman_2009-07-30_2156_us问题:你说,所有人都要获得给予的品质。但是,如果有人给予,就应该有人去接受, 不是吗?
答案:接受者是为了给予而去接受,就像这样向给予者作出了赠予。 平衡仍然被保持,但在另一个阶段上, 没有接受者。
我从你那儿接受是因为我要通过这样去做来给你机会表现、展示你对我的爱。当我接受时,那不是真的接受,因为我为了你才这样。
精神的系统根据这一原则而运转:不管从谁那里你都不可以接受任何一切,你只能给予;无论给谁,并这样满足他们。 而他人很愿意向你接受,因为通过这种举动他们向你表现出自己的给予的品质。因为当人家接受时,其实也给予了你——赠予你机会去给予他。
在我们的自私自利的世界里,如果人们在家庭中爱着对方,也可以出现这种彼此间的态度——每一个人向对方作出赠予:按照另一个人所想的那样去行动。
然而,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就像是小动物一样。而在精神世界里,我们由于这种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与创造者相同(因为什么都给予),而且由于这种关系是相互的,所以具有从他人那里无限接受的机会。就在那时,所有世界的全部信息和能量都经过了每一个人。
爱是个规律
爱?只有在精神世界!
谁能帮助“脱皮”?
动物与人类层面之间的区别

暂无评论

地球气候取决于什么?

利己主义生态

rav_2008-11-07_blackpool_sea_img_3379_w信息有关地球周期性的气候变化与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的移动这两者之间相互的关系的理论将会被列入考虑的范围中——美国科学家表明,他们未找到这两种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评论:对于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变化,只有人的行为(思想和愿望)才能在其中施加影响。主要的问题是,这种影响不进入我们的视野范围内,我们只能测量我们外在的影响:根据气体的排放量和固体废物的污染程度。即使这种污染的程度很大,它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其实也很微小。而(自私自利的)思想的影响的确是很大的!
我们和生态
内在的飓风
全球变暖——那又怎样!?
其他关于生态的博客记录

暂无评论

一个由光的火花引起的问题

利己主义生命的意义精神工作

laitman_2008-08-21_0612_wp问题:结束流亡或者向往结束流亡意味着人们开始渴求超越自己的利己主义。人们为什么会想结束流亡?人毕竟将利己主义当作他自己。他怎样才能开始想走出自己呢?
答案:这是不可避免的!创造者毕竟有着创造我们的愿望的光。这个光照耀的强度高低不一。由于这些波动,它在我们之内来建立新的愿望。但是,它不满足这些愿望,只是去唤醒和增加它们。
因此,一天一天地,在生活中的所有领域中,我们感到自己愈加地糟糕。因此我们渴望变化——以便在我们的享乐的愿望之中有好的感觉。
后来,一个微小的火花进入这个愿望之中。它来自创造者本身,因为它是的给予品质的火花。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在那个火花和那个愿望之中追求给予。一开始我们根本不懂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仅仅能感到,我们所渴望的对象不属于这个世界。我突然间开始感到,接受对我没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没有结果的、毫无意义的过程。我想要的是某种别的东西。
我内心发生了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如何才能感到满足?”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要去满足谁? ”的转变。这一问题来自“心里之点”。就这样我们逐渐地长大,先到达“lo lishma”( 为了自己追求精神世界),进而是“lishma”(为了给予)。

暂无评论

怎样进入精神世界

利己主义精神、精神世界精神工作

laitman_2008-10-31_detsky-urok_w好不容易向人解释如何进入精神世界。 人应该理解他作为给予者是值得的。
人为了自己的永恒状态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一辈子。我们能看到人们去牺牲生命。人准备完全牺牲自己,如果他有属于这个世界的理由:“人们会知道我,我会变得知名,谁都会发现我究竟是谁!”
我们的利己主义是精神世界的印记,因此在其中我们感到永恒。然而,当你向人建议消除利己心(它是人的基础)并不接受任何一切(在这个世界也在未来世界)时,人就会感到他消除了利己主义之后就不会有未来世界。
人究竟想要在何处收到回报? 在自己的利己心之中。那时他盯着看你,就像你是个神经病一样:“如果我开始给予他人,我就会灭亡。我是谁?我会怎样?”
怎样从这个世界进入精神世界,是整个现实中最敏感的、最重要的临界点。它是两个世界之间的过渡,是从接受到给予的转折。
想让人一点点地靠近这一点,我们需要去进行广泛的传播、解释和劝说,以及要有过硬的专业作风(我们逐渐获得它)。
最终,我们会帮人减少许多年的痛苦。同时,我们让时间加快,给世界一个作出直接的朝着改正飞跃的机会。我们向人提供知识和理解力,帮助他规避痛苦,以及在多年的吃苦过程中学习,人再也不需要在物质世界中实现这一切。
你基于爱情及必要这样去做,你也能看到整个体系并懂得在创造者眼中什么叫“好”。就这样你为人去做好事。

暂无评论

耳朵保护受限制的头脑

人类、社会利己主义科学

laitman_2009-05-xx_ny_5084信息人的头脑对来自外在的很大的一部分信息进行过滤。伊利诺伊州大学和佛罗里达州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对八千人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人们多两倍选择了符合他们的概念的信息。如果信息涉及道德价值或者政治,基本上所有人都会注意到,并支持他们的概念的信息。
评论:大部分人会听取他们所想听取的!根本就不需要进行昂贵的调查。我们本质的基础毕竟是利己主义,我们渴求满足自己的愿望(自豪、荣耀、权力、财富、知识)。只有之于这一点,我们才向往听取、看见、感受和理解……
关于感知现实的纪录

暂无评论

谁能帮助“脱皮”? 

利他主义利己主义

laitman_2005-02-23_be_park_618_wp问题:“我想给予亲近的人”,这一句话本身就含有自私的愿望,为了自己得到某种东西——“我想!”这怎么能跟给予走在一块?
答案:我们所谈的愿望与人们普遍的愿望没有任何关系。今天所理解的对亲近的人的给予并不是给予的愿望。这是同样的自私自利的享乐的愿望,它似乎为得到亲近的人的好处而被使用。
因此,在我们本质中没有这么一种直接从我到亲近的人的愿望。这种转折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无法“脱皮”一样。
那么应该做什么?试图“脱皮”。就在那个时候,人会理解到,只有创造者才能帮助他这样做到……而同时人就会揭露创造者!

暂无评论

男人的幼稚病使得人类毁灭

人类、社会利己主义男女

kacheli_100_wp信息世界上,“母亲的儿子”越来越多,他们不想离开父母,不想负建立自己的家庭的责任。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感情上的不成熟。27%的 属于20~34岁年龄段的男人宁愿与父母同居。
评论:正确地培养缺陷(根据由自然制订的发展的阶段)及充满暴力的(利己主义未改正的)环境导致相应的后果:人们不愿意变得独立。
何必要分离? 分离本来就与自然背道而驰!数千年以来,男人从未离开过父母。独立在于建立自己的家庭,但是根据老人的建议,要在亲人的圈里。这就是现代年轻的家庭所缺的。
自然与如今的“独立”的家庭的发展作对立。 在共同的改正过程中,当人们变得更加亲密,我们将会恢复自然的年代之间的关系。那个时候,我们的男人、女人都会渴望建立家庭和生育孩子。

暂无评论

重视给予的品质!

利他主义利己主义

laitman_2008-12-25_8472_wp问题:真正的、无私的给予是什么?
答案:当人尚未显露创造者,他的给予仅仅是自私自利的,即为了自己。就像我们向其他人服务,并希望获得报酬。甚至,给予应该对我们有用的:比给予的得到更多。
然而,即使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给予和相互帮助,且同时考虑到共同的利益,这种相互给予(虽然暂时是利己的)会让我们感觉到同一渴求平等的福利、平衡,以及所得到的信任。
如此我们就会开始重视给予品质本身。对于我们而言,给予动作的结果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感到此品质本身、其良好的在我们内部的感知、积极的感觉。
后来,如果任从某种源头(行为、动作或其他人)得到某种好的东西,那就会开始爱和尊重该源头本身。
人们会因此重视给予的品质,由于它给他们生命之力、支持、信任。人们会开始想要获得和接近这品质。然后会到来“返回到根源之光”,而人们接着会理解到,相互给予是有价值的。这就是所谓的“来赚彼此的钱”真正的,非物质的意思。社会在追求完美生活时,将会开始无意识地重视给予,并由此显露出创造者。

暂无评论
« 下页
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