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世界规律

愿望、思想进化

laitman_2008-12-25_8420_w2随着我们自私自利的愿望的滋长,我们感到世界越来越发达。那是因为世界是我们内在的主观的感觉。随着愿望滋长,我们觉得自己更加发达。但在另一面,会感受到越来越大的空虚。
随着发展,每一个自私的愿望(人)开始感到,自己取决于其他自私自利的愿望。愿望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陌生的。这种感知的方式是特意灌输给我的,以便使我把所有愿望集合在一起,如同自己的。
为了让我这样去做,形势迫使我感到,自己取决于环境——国家、城市、亲戚、世界和整个人类。
然后我意识到,我需要与世界的关系,不是因为要过这一生,而是因为要创造我的、更高的、未来的世界和生命。
要我这样去做,在这个世界揭示出新的法则——共同参与(担保、利他主义、统一性)的法则。

暂无评论

为什么爱鱼比爱亲近的人容易?

人类、社会团结灵魂、亚当、感知

rav_2008-11-14_sl_img_7186_w问题:你不需要尽力就能爱鱼或你的孩子。那么为什么要一个人去爱其亲近的人,却必须经过如此困难、复杂及冗长的过程?
答案:在满足利己的愿望时,我的行为是本能的:我爱我自己以及任何属于我的事物,而且我不爱任何我感到遥远且不属于我的外来事物。这种“我的”和“其余的”内在感觉的区别被创造,以令我们理解我们对立于整个世界与创造者
这种状态的揭示被称为“共同灵魂破碎”的揭示。
如果创造者清晰地显示在我面前,那我就被剥夺了我的选择、愿望、思想与行为的自由——在创造者面前,我将完全取消自己。因此,为了变得与创造者相同,即获得给予的品质,我必须从创造者隐匿的状态中开始。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需要有另一个给予和爱的品质的范例(标准)来替代创造者。
在创造者隐匿的状态中,为创造一个能让我变得与创造者类似的机会,Adam Rishon统一的灵魂破碎成了许多的个别灵魂。由于破碎,每一个灵魂将自己想象于其他灵魂之外,并且因利己主义的影响,排斥其他灵魂。通过改正自我的利己主义——即与其他灵魂的疏远,灵魂获得给予的品质以及变得同创造者一样,而这正是创造的目标。
因此,我们不应该去改正我们的任何行为,而是要改正我们对亲近人的态度,正所谓“由爱亲近的人到爱创造者”。就这样,我们改正自己的灵魂,变得与创造者相同,甚至达到创造的目标。因此,“像爱自己那样,爱你亲近的人”正是世界的最普遍的法则,其他法则都是这一法则的个别表现。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