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地为自己的快乐而活有错吗?(Quora)

媒体最新出版问答Quora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法则之中,大自然按照一定的计划发展我们,让我们到达一个目的地,在那里我们将彼此和谐地连接在一起,发现蕴藏在大自然中的爱、给予和连接的积极力量。

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结局,大自然在创造我们时,将我们塑造成了与大自然截然相反的人——利己主义者,而大自然及其法则则是利他主义的,目的是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利己主义本性是有缺陷的,并希望转变为符合大自然法则的新的利他主义本性。

因此,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阶段,我们在利己主义的愿望中成长,为了自己的个人快乐而进行物质的享受,而另一个阶段则是我们在不断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开始感到日益空虚。后一种感觉是我们当今时代的特征。

今天,我们的利己主义愿望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得到满足。我们是在对食物、性、家庭、金钱、荣誉、控制和知识的愿望中成长起来的,而今天,我们在这些层面上感受到的满足越来越短暂。因此,我们目睹了越来越多的抑郁、孤独、压力、焦虑、药物滥用和自杀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源于我们的愿望让我们感到空虚,我们无法在琳琅满目的享乐中得到有意义的满足。

因此,我们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既要摆脱过时的利己主义享乐模式,又要摆脱利己主义的生活态度,还要获得一种符合自然法则的新的利他主义人际关系模式。

在这个十字路口,我们仍然发现许多人坚持 “我有我的工作。我不偷窃。我纳税。我是个好公民。是的,我享受生活。我和家人出国旅游,我去迪斯尼乐园,去各种餐厅,等等。这有什么不好呢?

然而,我们看到,这仍然是不够的。此外,还有一种思想、计划和自然法则在我们的利己主义思想所无法触及的范围内运作,根据这一更高的计划,我们需要成长,学习它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将其法则应用于我们自己的态度和连接中。

有一种思想、计划和自然法则在我们的利己主义思想所无法触及的范围内运作,根据这一更高的计划,我们需要成长,学习它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将其法则应用于我们自己的态度和连接中。

然而,我们的利己主义拒绝了更高的计划和法则。在这方面,我们就像小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得不丢下奶嘴或各种玩具,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抓住它们不放,一旦被拿走,就哭闹不止。

因此,我们不愿意承认和理解这些新法则。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利己主义的工作方式中,我们看不到如何按照利他主义的模式来享受生活,即把利己的主要态度转为利他。

享受生活中的许多乐趣,如吃得好,赚到钱,旅游,去好餐馆,等等等等,都没有问题。只是,当我们沉浸于这些物质上的快乐时,我们并没有按照为我们准备的更高的计划前进,也就是说,没有按照我们生活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前进。我们未能将自己的情感和理智发展到自然法则所规定的另一个层次:感受永恒而完美的现实,在那里,快乐源源不断,不受狭隘的利己主义观念的束缚,我们都能体验到完全的和谐与幸福。

因此,享受生活中的诸多乐趣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有一个比我们更高的计划存在,我们正处于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必须摆脱目前狭隘的利己主义世界观,开始感受一个新的永恒和完美的现实,感受大自然积极的利他力量与我们的连接。

[31502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