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内部团结两个世界

人类、社会精神、精神世界精神工作

随着我们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难以预测。我们目睹某种过程存在着,但他让我们去哪儿——我们不清楚。
根据调查结果证明,我们的现实处于一个品质中:接受的、享乐的愿望。所有层面上的所有计算都基于自私的利益。甚至给予怀着接受的目标而被使用。如果行动不是为了我们能得到好处,我们就不会有力量去实现它。怎么办?
卡巴拉学家告诉我们,存在另一种与我们相反的现实,在其中运转着包括一切的创造的力量。可以把它称作自然或者创造者——这都一样。这里所谈的是绝对的、普遍的给予品质。
只有借助全球性的共同的力量(它创造了整个现实)能够从接受的阶段上升到给予的阶段。通过我们的动作,我们能够吸引它对我们的影响,让它改变我们的本质。
动作很简单:我们试图团结,想象我们处于相互给予中,并在这同时研读向我们隐藏的现实的规律。借助努力和研读我们似乎在让自己接近给予的品质,或者相反,把它吸引到我们这儿,以便它影响到我们、改变我们。
就这样我们吸引品质向我们接近,摇摆在多变的“感情之浪”上。有时候,我们因接近了给予,就感到好,而且我们有前进的感觉;而有时候,相反,我们会感到糟糕。
就这样我们迈进:一会儿在右线上,一会儿在左线上,一会儿给予滋长了,一会儿接受滋长了。而如果我们不放弃手段,那么我们开始会将接受看作是憎恨,而在憎恨之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爱”——直到我们揭露出我们内部里被灌输的恶和善的全部。我们从给予的品质那里能够接受到善。
那时利用他们我们建立正确的组合——中线。我们在自己内部团结两个世界并存在于它们之中,一直都让给予的力量高于接受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为了给予他人而接收”。

来自2010年10月19日的早晨课程的第一部分,根据Rabash的文章
暂无评论

从憎恨到完美

团队、环境我像创造者精神工作

问题:为什么需要憎恨?
答案:我们不认识的时候,没有任何相互依赖,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明显,所以我对你感觉不到任何憎恨。你可以生活在比如阿拉斯加州,但我一点都不关心。但你越接近我,你就越会进入我的视野。倘若你是我的邻居,我去观察你:你在哪里扔了垃圾、昨天你那里太吵了等。
就这样我们发现我们彼此连接的是多么紧密。但我们都是利己主义者。也就是说,我们的利己主义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产生憎恨。
问题:那憎恨什么时候消失?
答案:它不会消失的!我们没办法,怎么也离不开对方。这就是问题!我们应该在我们之间实现和平、达成协议——在憎恨之上,不是破坏它,而是通过升于憎恨之上,就这样我们达到完美。就像所说的那样:“爱将遮掩所有失误!”。和平(希伯来文的shalom)指的是完美(希伯来文的shlemut)。

来自2010年10月27日的夜晚节目《初识卡巴拉》
暂无评论